制图:实习编辑:项天鸽责任编辑:李斯嘉。
从小做起、积少成多,为日喀则市人民医院高质量发展矢志奋斗。中山医院党委书记汪昕、华山医院党委书记邹和建等6家直属附属医院相关领导和部门负责人在线参加了当天的会议。
医学院职能部处有关负责同志在线上线下参加会议。最后,袁正宏同志作了总结讲话。复旦大学党委副书记、上海医学院党委书记袁正宏,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副市长尼玛普赤出席座谈会并讲话。日喀则市卫健委党组成员、副主任、市人民医院党组书记、副院长、上海市援藏医疗队领队万兴旺充分肯定了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的援藏工作成绩,指出复旦上医的援藏干部不计个人利益得失,能吃苦、肯担当,在援藏期间不畏艰辛、用心坚持,大大增进了藏族群众的健康福祉。上海医学院每年都派出6-7名高年资医生来日喀则帮扶带教,特别是2019年以来,3批18名队员为人民医院做强三甲,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随后,正在日喀则市人民医院开展对口帮扶的华山医院周坚、中山医院胡皓、华山医院邱龙华、肿瘤医院周世崇、儿科医院李震杰和眼耳鼻喉科医院朱帅等6位援藏干部通过网络逐一发言,分享了自己援藏的工作成果和经验感悟。他在发言的最后代表学校再次对所有援藏干部人才家属的奉献和牺牲表示感谢。每一年选拔学生,复旦大学肿瘤研究所所长、乳腺癌研究所所长,复旦肿瘤医院大外科主任、乳腺外科主任邵志敏总是很忙。
1988年出生的江一舟是复旦上医的满绩(点)大神,也是复旦肿瘤医院最年轻的博士生导师。从事乳腺肿瘤基础与临床转化研究方向的博士生吴松阳这样说道——他也是邵志敏教授的学生,医学生从大二开始几乎没有什么课余生活,除了学习,和导师一起打球、吃饭,可能就是他们的闲暇娱乐项目了,大一、大二是通识教育,大三开始上专业课,要背很多书。医生就是在不断学习、不断进取中不断成长。可能做不了一线医生,但也不会找不到工作
从外科来看,我们还要挑选动手能力强的、遇事头脑冷静、善于观察带教医生手术习惯的学生。1988年出生的江一舟是复旦上医的满绩(点)大神,也是复旦肿瘤医院最年轻的博士生导师。
有的人上手术室跟一周,就能知道什么时间递什么器械给带教医生。我们本科结束大约有50%的人可以保送读研,30%的人需要考研,还有20%的人会放弃,直接就业。医生就是在不断学习、不断进取中不断成长。他透露,导师还会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调研。
我记得高三时,有一所985高校医学院来我们学校打出的招生宣传横幅就是:牺牲我一人,幸福一家人。医学生都要在多名医生手下轮转,每个医生的手术习惯不同。从学生的个性、专业能力等各方面去考察,从成绩来看,医学生都挺优秀的。邵志敏说,医学本身就是一个不断进取的专业,这个专业最大的成就感来自于治病救人,疾病本身就很难战胜,不同的时间段、不同的科技水平,对病人的救治水准都不一样。
这项研究为三阴性乳腺癌的分类而治提供了全新思路。但你想想,你的苦能换来多少患者生存的希望。
你的导师每天4点就起床了位于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浦东院区)(以下简称复旦肿瘤医院)5号科研楼里的复旦大学肿瘤研究所卧虎藏龙——有全国各大医学院校本科绩点排名TOP10以内硕士生、博士生,有若干名院士以及若干个院士工作站,还有获得过中国医师奖、银蛇奖特别荣誉奖的教授。以复旦大学、上海交大等高校的附属医院为例,这些医院对新进医生的学历要求都在硕士及以上,大多数岗位面向博士生招收。
每一年选拔学生,复旦大学肿瘤研究所所长、乳腺癌研究所所长,复旦肿瘤医院大外科主任、乳腺外科主任邵志敏总是很忙。不读博、不当一线医生,照样有出路当前,医生的就业门槛正逐步提高。学医,是一条怎样的道路?医学生和医学生导师怎样看待自己的日常生活?近日,《中国青年报》走进复旦大学肿瘤研究所,采访了邵志敏、吴松阳等所内师生,并发表了《医学生圈的十二时辰》一文。到了后阶段,主要就看各人的进取心。可能做不了一线医生,但也不会找不到工作。手术到哪一步需要做哪些铺垫性的准备和工作。
他至今仍保留着邵志敏愿意招收他为研究生的邮件回复,我向老师邮箱投递了简历,凌晨3点得到回复:‘可以来我办公室面谈。即便是给带教医生递手术器材这样的小事,也是外科导师评价学生的一个重要方面。
吴松阳说,学医看似又辛苦、又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但实际上,即便是本科五年毕业直接就业,也不会太差,直接就业的方向一般是大健康领域的金融投资,或者国内外比较知名的医药、医疗器械类企业。有医学生计算了一下,医学界的四大名著——《内科学》《外科学》《生理学》《妇科学》分别有120万字、227万字、122万字和88万字,要求每个医学生本科阶段必须背出来。
这还没有计算从本科升到博士一路的淘汰率。我们挑学生,主要看有没有不断进取、不断探索的精神,有没有很强的主观能动性。
从事乳腺肿瘤基础与临床转化研究方向的博士生吴松阳这样说道——他也是邵志敏教授的学生,医学生从大二开始几乎没有什么课余生活,除了学习,和导师一起打球、吃饭,可能就是他们的闲暇娱乐项目了,大一、大二是通识教育,大三开始上专业课,要背很多书。生物学、计算机、生物信息、基础医学专业的学生,都可以读我们这个专业。最忙的一天,邵志敏团队共完成了38台乳腺肿瘤手术。即便是邵志敏这样的教授,也要每天4点起床、7点查房,其后是排满一天的手术,睡前则是科研时间。
学医的话,你遇到超牛导师的可能性比较高,很多时候是导师与你一起拼命做手术、拼命做科研。但学医还有一个好处是,你能遇到特别负责任的老师,且遇到这样的导师的可能性很大。
如今,他已与邵志敏一起在最毒三阴性乳腺癌领域作出卓越成就,并在33岁那年摘得上海银蛇奖一等奖。什么是导师带徒的天花板学霸云集的医学生圈,同时也是学生们偶遇导师带徒天花板的最牛导师圈。
邵志敏所带领的硕博学生团队曾在最毒乳腺癌——三阴性乳腺癌诊治领域作出突出贡献。他要从二三十名报考者中,挑选出1人来读硕士、3至4人来读博士。
该癌种患者生存率提高难度大,团队发布的三阴性乳腺癌治疗的白金方案——单周密集应用化疗药物紫杉醇联合卡铂(铂俗称白金,卡铂是含铂的化疗药物),可将该类患者的5年无病生存率提升至86.5%,远高于既往的标准辅助化疗方案。复旦肿瘤研究所基础医学专业基因检测方向博士生导师胡欣所带的团队,主要从事科研工作,他们配合临床医生和病人的需要,提供准确的基因检测报告、手术用药、诊断等辅助工作,同时该团队也在国内外各种顶尖学术期刊上发表最新研究成果。这使得有些人会认为,学医的性价比变低:一名学子如果18周岁开始上大学本科,将来要成为一名医生的话,需要花约11年时间读到博士才能入行。而这二三十名候选人,几乎都是各自高校医学院成绩排名前10的学生。
邵志敏介绍,医学生在本科阶段主要是打基础,但到了研究生阶段,特别强调学生要有发现、研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的学生通常聚焦一个临床难题,收集各种临床案例,然后做实验,去研究它、解决它。医学生就是苦,没别的。
肿瘤治疗中所使用的靶向药的靶点,很多就是由胡欣教授这样的团队发现的。吴松阳说,学医苦并非大众的想象,而是真实存在的情况。
胡欣说道,该专业属于新型交叉学科的前沿领域,目前还处在人才较为紧缺的状态,该专业在硕博阶段临床工作做得相对较少,不需要医生们在一线与病人直接交流,也很辛苦,但相比临床硕博来说,方向和分工各有不同,目标都是为全人类健康贡献自己的力量。制图:实习编辑:沈家怡责任编辑:李斯嘉